互(hu)聯網(wang)十年,從(cong)博客(ke)到(dao)知識庫
好記性,不如寫文檔。
【一】
最近三年(nian)隨(sui)著人工智能的崛起(qi),伴隨(sui)一個非(fei)常熱點的現象。
AI知識庫成了(le)產品級的(de)(de)文檔,把(ba)AI相關的(de)(de)各種(zhong)知識做成體(ti)系化的(de)(de)教(jiao)程,會有大(da)量的(de)(de)關注者,然(ran)后圍繞知識庫和用戶(hu)群(qun)體(ti),再設(she)計各種(zhong)附加的(de)(de)業務。
做體系化的文檔,過去(qu)更多是(shi)在組織規范的企業里。
2025年的當下,很多團隊在維護自己公(gong)開的AI知(zhi)識(shi)庫(ku),更(geng)偏向AI教程;很多大模(mo)型(xing)廠商直(zhi)接(jie)開發AI知(zhi)識(shi)庫(ku)產(chan)品,借助(zhu)大模(mo)型(xing)的信(xin)息組織能力(li),快速搭(da)建和學(xue)習各種知(zhi)識(shi)。
今年有個不(bu)冷的現象,雖然不(bu)清楚是不(bu)是算法誆我。
刷(shua)到少量的(de)用戶(hu)和大V表達:同質化的(de)視頻刷(shua)不動,內容(rong)開始回流文字(zi)以及更加體系(xi)化的(de)知識(shi)庫。
有朋友說:今(jin)年(nian)開始看小說了(le)。
【二】
對于寫內(nei)容這(zhe)事(shi),因(yin)果關系要從大學(xue)年(nian)代說起(qi)。
大學計算(suan)機老(lao)師布置(zhi)的(de)(de)作業(ye):要求把(ba)他講課的(de)(de)內容(rong)筆記,整理好發布在(zai)博(bo)客(ke)平臺,那會對流量沒有絲毫(hao)概念,但是(shi)班里(li)同學人手(shou)一個博(bo)客(ke)賬號,玩的(de)(de)花的(de)(de)自建網站。
工作后也斷斷續續的(de)寫著,當(dang)然寫的(de)更多的(de)是公(gong)司文檔。
在整個(ge)過程中,存在一個(ge)很有(you)趣的(de)(de)現(xian)象(xiang):內容從最初(chu)的(de)(de)細致(zhi)零碎,慢(man)慢(man)的(de)(de)走向結構和(he)(he)體(ti)系(xi)化(hua),隨(sui)著能力和(he)(he)經驗的(de)(de)積(ji)累,關注的(de)(de)方向也會泛化(hua),并非(fei)純粹的(de)(de)編程領域(yu)。
過去的十多年(nian),人和工具都在(zai)變化(hua)著(zhu)。
在(zai)內容記(ji)錄(lu)從紙質(zhi)到電腦軟件,從電腦本地到云端存儲,內容發布也從社區博客轉(zhuan)向(xiang)社媒,再迭代到直接開源(yuan)知識(shi)庫。
過去(qu)內容(rong)的(de)形式,基本都是整理好再發布,從(cong)不準確的(de)直覺來說(shuo),內容(rong)的(de)獲取(qu)極有可能轉向(xiang)AI即時(shi)生成,這一(yi)點(dian)大模型的(de)能力已經自(zi)證。
礙于交互(hu)的(de)復雜性,只是這個過(guo)程有點漫長。
2024年接(jie)觸過頭顯的(de)項目(mu),其中印象最(zui)深刻的(de)交互:在頭顯設備中模(mo)(mo)擬(ni)真實空間建模(mo)(mo),然后借(jie)助(zhu)大模(mo)(mo)型生成(cheng)語音簡介,項目(mu)主要做的(de)是科(ke)普(pu)場景,沒(mei)有AI加持之前(qian),普(pu)遍還(huan)是固定(ding)的(de)文案和影音。
最(zui)近在(zai)嘗試幾款AI知(zhi)識(shi)庫產品,基(ji)本(ben)的形式:大模型提(ti)供內容(rong),再轉成文檔。
經常問AI問題(ti),會(hui)有(you)這樣的痛點,如果遇到好(hao)內容,會(hui)很快被(bei)其(qi)它(ta)對(dui)話淹沒(mei),再想回(hui)頭看看發(fa)現(xian)很麻煩,如果結(jie)合文檔能力(li),可以直接存儲(chu)下來,慢慢整理成系統化的知識。
在GPT5的(de)模型中,可以通過(guo)對話(hua)回(hui)溯:
我問(wen)過你(ni)哪些產品設計(ji)的問(wen)題(ti)?列舉你(ni)認為最重要的3個。把問(wen)題(ti)1你(ni)當時(shi)的回答再輸出一次,要求一樣。
但還(huan)是那句話老話:好記性不如爛筆(bi)頭(tou)。
【三】
在樓里App一(yi)期開發的時候,因為經常拿(na)著項(xiang)目文檔(dang)和朋友討論想法,他們(men)沒太關注內(nei)容,紛(fen)紛(fen)把知識(shi)庫拷(kao)貝一(yi)份,拿(na)去當模版使(shi)用。
這就是交流的價值,果斷花時間整(zheng)理,隨著產品上線直(zhi)接(jie)開源。
在最(zui)后推(tui)廣階段(duan)樂(le)呵(he)呵(he)的幻想,產品(pin)用戶肯定破百,知識庫(ku)應該也會有(you)個幾十人關注,畢竟博客和社媒的關注基數擺在那了,不敢奢望有(you)潑(po)天的流量,結果事與愿(yuan)違。
產品僅幾十人注(zhu)冊,但項目(mu)知識(shi)庫幾百(bai)人瀏覽。
咱這個(ge)人主打不(bu)矯情,產(chan)品(pin)推廣的效果不(bu)好(hao)就果斷停手,知識庫有(you)關(guan)注,繼續(xu)每周兩條動態(tai)宣(xuan)傳,然后每天都有(you)十個(ge)八個(ge)的網友,私信獲取文檔地(di)址。

在產品二(er)期的(de)開(kai)發過程中,參考一期的(de)推廣經驗,把AI的(de)實踐(jian)和(he)使用經驗,從頭到(dao)尾完整的(de)記(ji)錄(lu)下來(lai),會跟隨產品二(er)期免(mian)費開(kai)源。
AI知識(shi)庫在計劃之內,只是缺(que)乏實踐經驗處在擱置中。
歷經4個月(yue)AI產(chan)品(pin)的(de)摸爬滾打,對于各種AI工(gong)具的(de)使(shi)用(yong)爐火純青,涉(she)及產(chan)品(pin)和編程的(de)詳細(xi)總結,以及圍繞項目(mu)管理的(de)調研做(zuo)規(gui)劃等,還有日常各種有用(yong)的(de)案例,當然也包括大模型和提示詞等基(ji)礎內容。

有一說一,做產品(pin)的確不擅長(chang),但寫內(nei)容卻有十年的經歷了。
【四】
從學(xue)校進(jin)入(ru)職場的(de)十(shi)多年,在(zai)內容(rong)這個領域中,算是完(wan)整的(de)經(jing)歷過(guo)紙媒、博(bo)客、新媒體、視(shi)頻、知識庫幾個關鍵迭(die)代。
明(ming)顯的趨勢(shi):內容門檻降低,傳播效率(lv)提高。
當然接觸(chu)的信息零(ling)散繁(fan)雜,注意力容(rong)(rong)易被頻繁(fan)的拉扯,會讓很多人感覺時(shi)間越(yue)來越(yue)少(shao),內(nei)容(rong)(rong)創作也從“我想(xiang)(xiang)說(shuo)什么”變成“用戶想(xiang)(xiang)看(kan)什么”。
隨著AI知(zhi)識庫(ku)的興起,不確定內容(rong)會不會再次轉(zhuan)向(xiang)系(xi)統(tong)化。
但有個(ge)本質的(de)變化(hua):人(ren)工智能可(ke)(ke)以讓(rang)普通(tong)用(yong)戶,不再(zai)只是信息(xi)的(de)讀者,可(ke)(ke)以成為(wei)各種知識(shi)的(de)使用(yong)者,通(tong)過大(da)模型能快(kuai)速調取、組合、復用(yong)知識(shi)。
不再(zai)是一篇篇地(di)被動消費。
交代一下產品進(jin)度:已(yi)發布(bu),已(yi)上(shang)架。
??七號樓私信(xin)「樓里」自動獲取:《樓里App-安卓版》《AI知識庫》、《獨(du)立開發者》

人工智能可以讓普通用戶,不再只是信息的讀者,可以成為各種知識的使用者,通過大模型能快速調取、組合、復用知識。不再是一篇篇地被動消費。